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34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焦煤产地煤矿端多数保持之前的生产节奏,短期内供应增量变化不大。
本届榆林国际煤博会新增H6、H7、北广场展区,展示面积预计8万平米,将汇聚全球煤炭能源化工领域的千余家顶尖企业,共同展示行业最新成果。目前展位预订正在火热进行中,期待与您携手合作,共谋商机。
发展新起点,奋进新气象,迈向新跨越。由中共榆林市委、榆林市人民政府、陕西省贸促会主办的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炭暨高端能源化工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十八届榆林国际煤博会)将于2024年9月13日-15日在榆林举办。此外还将全面展示高端能源化工、大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发展成就,汇聚煤炭能化产业链各个环节优质企业,多项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将集中亮相本届榆林国际煤博会将继续汇聚全球煤炭能源化工领域知名能源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集中展示煤炭及能化行业最新成果、先进技术、尖端产品等,为能化行业上下游企业交流、采购、合作搭建广阔平台,为加快培育煤炭及能化业新质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作为全球能源化工领域品牌展会,榆林国际煤博会以高规格、高品质、高标准在行业中树立了标杆地位,在国内外煤炭能源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展新起点,奋进新气象,迈向新跨越。本届大会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参展商及采购商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的多渠道宣传,积极吸引国内外煤炭能源化工领域的专业观众前来参观采购。弱现实弱预期,是今年一季度煤焦钢市场的真实写照。
从煤焦钢产业链现货和期货看,焦煤与焦炭价格波动趋势基本一致,这次焦煤市场是受到焦炭价格的打压,带来的价格回落从2023年全国规上原煤产量情况来看,增量明显的除晋陕蒙新传统主产地外,增量较为明显的还有河南、宁夏、云南、甘肃、湖南。这些省份2024年的产量或将延续这一趋势。预计后期两地煤炭产量将保持这种小幅增长态势。
同时,为完成今年煤炭产量目标,《方案》明确: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保持煤矿正常生产,严禁因个别煤矿出现事故一刀切区域性停产;加快建设煤矿施工转产;有序增加露天煤矿开采能力;加快接续煤矿项目核准;加快煤矿各项手续办理等。因此,预计二季度开始,省内煤炭产量将逐步恢复。
如此来看,结合近两年来山西省在煤炭保供方面的举措和结果,今年全年煤炭产量大概率还是会超过13亿吨。以贵州省为例,2023年贵州省规上原煤产量13122.1万吨,同比增量1437.2万吨,位居全国第四;2024年该省计划原煤产量达到1.65亿吨以上,增量达3400万吨,相对来看更加可观。陕西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并举,夯实能源基本盘,实现煤炭产量7.8亿吨,这一目标较2023年(规上产量7.61亿吨)增加了2000万吨左右。3月份各省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宁夏表示尽快实现全区煤炭总产能超过1.4亿吨,较2023年的规上产量增加4100万吨;甘肃2024年争取核准建设12处煤矿,新增煤炭产能3540万吨。
其次,今年前两月山西省全省煤炭产量未见公布,但即便按照规上产量来计算,今年1-2月山西省已较去年同期减少3919万吨。而内蒙古、陕西等传统主要供应省份2024年的计划产量仍然维持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陕、蒙地区煤炭产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0.9%、1.7%。而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原煤7.05亿吨,同比下降4.2%,其中,山西产量降幅达到18.1%。
同时,鉴于当下的供需格局,在电煤需求处于传统旺季,供应同比下降的前期,煤价尚未出现明显的偏强走势,更何况在淡季期间。诚然,从山西省近日发布的2024年产量计划来看,该省今年原煤产量下降基本已成定局。
山西省政府办公厅3月31日印发的《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全省煤炭产量稳定在13亿吨左右。很明显,后期山西省煤炭产量不可能维持今年前两月的同比降幅,反而在稳产保供的政策引导下,大概率会维持在相对高位水平。
从全国范围来看,2021-2023年期间大规模核准新建以及产能置换建设煤矿也将陆续转为生产煤矿,产能将逐步释放,尤其是西北的新疆、宁夏、甘肃等地。但山西省煤炭产量这种幅度的减量能否持续?首先,以去年山西全省137752.0万吨的产量作为基数,按照13亿吨的计划产量推算,2024年全年产量降幅仅为6%,显然远低于前两月规上产量的同比降幅。但也应该关注到,如果市场价格跌势不改,甚至大范围跌破长协价后,下游不仅对市场煤拉运不积极,对长协煤的兑现意愿也会降低,煤矿出货变差,利润收窄,顶仓风险之下,主动减产也是有可能的。这即意味着,后面的3-12月份总共将减少18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今年的后10个月每月仅减少180万吨左右。内蒙古能源局之前发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将确保全区在产煤矿总产能稳定在12亿吨以上,煤炭产量达到12.2亿吨左右,这一目标较2023年(规上产量12.11亿吨)增加了9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2024年山西省煤炭产量将减少7700万吨左右。
去年下半年以来,业内有关供应端收紧的预测就喧嚣尘上,今年以来,随着山西省三超整治的开展,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两月原煤产量情况,似乎印证了这一预测。因此,从全国及地方各省的政策、计划,以及季节性特征来看,二季度全国煤炭整体供应量不仅不会收紧,反而极大可能有所恢复。
2023年全年,山西省全省原煤产量达137752.0万吨(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2023年全国规上原煤产量情况来看,增量明显的除晋陕蒙新传统主产地外,增量较为明显的还有河南、宁夏、云南、甘肃、湖南。
其次,今年前两月山西省全省煤炭产量未见公布,但即便按照规上产量来计算,今年1-2月山西省已较去年同期减少3919万吨。但山西省煤炭产量这种幅度的减量能否持续?首先,以去年山西全省137752.0万吨的产量作为基数,按照13亿吨的计划产量推算,2024年全年产量降幅仅为6%,显然远低于前两月规上产量的同比降幅。
陕西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并举,夯实能源基本盘,实现煤炭产量7.8亿吨,这一目标较2023年(规上产量7.61亿吨)增加了2000万吨左右。同时,为完成今年煤炭产量目标,《方案》明确: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保持煤矿正常生产,严禁因个别煤矿出现事故一刀切区域性停产;加快建设煤矿施工转产;有序增加露天煤矿开采能力;加快接续煤矿项目核准;加快煤矿各项手续办理等。3月份各省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宁夏表示尽快实现全区煤炭总产能超过1.4亿吨,较2023年的规上产量增加4100万吨;甘肃2024年争取核准建设12处煤矿,新增煤炭产能3540万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陕、蒙地区煤炭产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0.9%、1.7%。
很明显,后期山西省煤炭产量不可能维持今年前两月的同比降幅,反而在稳产保供的政策引导下,大概率会维持在相对高位水平。山西省政府办公厅3月31日印发的《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提出,2024年全省煤炭产量稳定在13亿吨左右。
而内蒙古、陕西等传统主要供应省份2024年的计划产量仍然维持增长。以贵州省为例,2023年贵州省规上原煤产量13122.1万吨,同比增量1437.2万吨,位居全国第四;2024年该省计划原煤产量达到1.65亿吨以上,增量达3400万吨,相对来看更加可观。
从全国范围来看,2021-2023年期间大规模核准新建以及产能置换建设煤矿也将陆续转为生产煤矿,产能将逐步释放,尤其是西北的新疆、宁夏、甘肃等地。同时,鉴于当下的供需格局,在电煤需求处于传统旺季,供应同比下降的前期,煤价尚未出现明显的偏强走势,更何况在淡季期间。
如此来看,结合近两年来山西省在煤炭保供方面的举措和结果,今年全年煤炭产量大概率还是会超过13亿吨。去年下半年以来,业内有关供应端收紧的预测就喧嚣尘上,今年以来,随着山西省三超整治的开展,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两月原煤产量情况,似乎印证了这一预测。预计后期两地煤炭产量将保持这种小幅增长态势。这即意味着,后面的3-12月份总共将减少18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今年的后10个月每月仅减少180万吨左右。
这些省份2024年的产量或将延续这一趋势。因此,预计二季度开始,省内煤炭产量将逐步恢复。
而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原煤7.05亿吨,同比下降4.2%,其中,山西产量降幅达到18.1%。内蒙古能源局之前发布的消息显示,2024年将确保全区在产煤矿总产能稳定在12亿吨以上,煤炭产量达到12.2亿吨左右,这一目标较2023年(规上产量12.11亿吨)增加了900万吨左右。
因此,从全国及地方各省的政策、计划,以及季节性特征来看,二季度全国煤炭整体供应量不仅不会收紧,反而极大可能有所恢复。2023年全年,山西省全省原煤产量达137752.0万吨(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发表评论